2025物理實作平台年會順利圓滿完成

本次物理實作教學分享主題為『實驗與實作設計、問題導向學習法、同儕教學與教具演示』
與會者為各大學物理系教授,教學特長皆與此次主題相關。邀請的講者有七位,分別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物理學系的駱芳鈺與陸健榮教授,國立中興大學 物理學系的施明智教授,國立中山大學 物理學系的黃旭明教授,國立臺灣大學 物理學系的楊珮芸教授,國立東華大學 物理學系的曾賢德教授,以及東海大學 物理學系的王昌仁教授。場次主持人分別為台師大物理系駱芳鈺教授,中正大學物理系曲宏宇教授,中原大學物理系許經夌教授與輔仁大學物理系張敏娟教授物理學會的理事長郭家銘與副理事長郭建成兩位教授,代表物理學會成員出席活動,表達學會支持物理系教授們在『實驗與實作設計、問題導向學習法、同儕教學與教具演示』的支持,鼓勵教授同儕間互相學習。
此次的分享主題涵蓋:一、Kibble balance (基布爾天平) 的實驗設計和教學經驗駱芳鈺教授介紹測定普朗克常數的原理與教學應用,連結量子科學與國際單位新制。二、減輕負荷的實作模組陸健榮教授探討如何透過認知負荷理論,設計減輕學生與教師負擔的實作模組,結合實作、自造者資源與實務應用。三、驗證'學習問題',還是學習'驗證問題',普物實驗教學的抉擇施明智教授探討普通物理實驗課程的轉型,從傳統驗證式教學轉向探索與決策導向學習。四、自主建構式問題導向學習法應用於物理實驗課程的成效探究黃旭明教授探討以自主建構式問題導向學習法取代傳統食譜式教學於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中的成效。五、從霧裡到悟理:同儕教學如何幫助學生突破物理學習盲點楊珮芸教授介紹同儕教學於普通物理課程的應用成效。六、數位輔助科學實驗-能源與振盪的研究曾賢德教授結合許多實作演示教具,探討能源與振盪,特別提供現場參與者每個人一份可以實作的量子喵教具。演示七、從奈米發想的光學演示。王昌仁教授介紹奈米材料的製造、觀察與應用,並結合光學現象如散射與乳光,說明奈米尺寸如何影響物理性質與光學效應。
與會教授們,透過不斷的互相提問學習,激盪出更多教學創意火花,和樂融融的學習氣氛,畫下完美句點。負責此次活動辦理的物理實作平台執行長張敏娟表示,本次活動後,將今天活動的投影片公開於物理實作平台,讓其他無法與會的大學教授們參考。
更多會議照片: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uU6zqLFtrISyM49eLKq9nYxYysmO019v